读新闻
●夏天到了。中醫師表示,這個時節人體容易缺水,不妨多吃絲瓜、秋葵、白木耳等食物,作息改為「晚睡早起」或中午睡個午覺,都是養生的好方法。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彭溫雅表示,從中醫角度來看,天一轉熱,人體會容易缺水,中暑、水痘等熱性疾病也會愈來愈多,若想靠飲食養生,不妨多吃補水的食物,像是胡瓜、絲瓜、蘆薈、秋葵、白木耳等,少吃油炸類食物。 此外,夏天許多人愛吃生魚片、醃漬小黃瓜等生冷食物,除了應注意新鮮度,也應避免身體過寒,可以搭配紫蘇、嫩薑等食物保護脾胃的陽氣。 若是實在熱到沒食慾,也可以做一些清涼的醃薑當成開胃小菜,只要將嫩薑外皮清洗、切片以後,加一些鹽巴稍微醃一下,接著加入少許的白醋和砂糖,冰進冰箱,不僅可調理脾胃,也有開胃、殺菌的效果。 想消暑的話,可以喝點冷泡茶,因茶葉在中醫是藥材的一種,可以解毒、抗氧化、抗菌等,也是一種「喝的防曬」,好處多多。 每到夏天,走在路上老是大汗淋漓,這時千萬別直接去沖冷水澡,彭溫雅說,這正是中醫名言「汗出不見濕」,因出汗時毛孔是張開的,這時若沖冷水澡,風寒、濕氣就會從毛孔跑進體內,建議擦乾身體後再洗澡,可避免手腳冰冷找上身。 至於作息方面,彭溫雅指出,夏天白天時間比較長,建議可以「晚睡早起」,或是趁著下午4時以前小睡一下,在令人心浮氣躁的炎熱夏天安寧心神,消除疲勞的效果也會特別好。(中央社) 盛夏到來,多吃補水的食物,像是秋葵、胡瓜、絲瓜、蘆薈、白木耳等。(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