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一名70歲老婦近兩年來頸部疼痛,伴隨右臂及右下肢無力、僵硬,近期更惡化到步態不穩,甚至無法舉起右手臂,右手臂及手掌肌肉嚴重萎縮,醫師檢查發現,原來是高位頸椎前方脊髓腔內的巨大腫瘤壓迫脊髓造成,所幸透過椎弓併腫瘤手術切除頸椎腦膜瘤後,已恢復正常作息。醫師也提醒,若不積極治療,恐有癱瘓之虞。 老婦原身體硬朗,兩年前開始右手無力,導致無法寫字,就連雙腿也發熱難耐,爬樓梯都有困難,更嘗試放血治療,在小腿上扎100多針,「畫面恐怖到連自己都不敢看」,所幸現已治癒。 台灣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創傷科主任李建裕說,老婦當時步態蹣跚走進診間,談及近兩年來頸部疼痛難耐,飽受右手臂及右下肢麻木無力所苦,期間雖嘗試復健或針灸治療,始終無法根治。他當下檢視患者的右上肢,發現肌肉已嚴重萎縮,連握拳都很困難,「居然還能撐兩年,相當不容易!」。 經安排斷層掃描檢查發現,患者疼痛是因高位頸椎(第二頸椎)前方脊髓腔內約兩公分腫瘤造成,使得脊髓嚴重壓迫產生病變,經由手術切除頸椎腦膜瘤後,患者又能順利步行,且恢復右手功能。 李建裕指出,以中樞神經系統的腫瘤而言,脊髓內腫瘤發生率低,但由於腫瘤生長位置,以及治療後脊椎是否能保有支撐穩定性,都使治療上更為棘手,雖然腫瘤有良性及惡性之分,但對於固定空間中的中樞神經系統而言,當良性腫瘤壓迫神經組織時,都會建議積極治療,保有較佳生活品質。(黃寅) 老婦因頸椎腫瘤壓迫脊髓,兩年來頸部疼痛和手無力。(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