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一項研究發現,把桌上遊戲設計為放大版,能讓老人家在遊戲中不知不覺走更多路,對其平衡、步態及踝關節力度等均帶來正向影響。醫師說,出門走走其實就是最容易的活動,不過若能將象棋、五子棋等長輩喜歡的桌遊放大進行,同時動腦也動身,對長輩助益多多。 過往研究指出,規律的體能活動有助減少老年人的死亡率和改善生活品質,且在晚年從事較多運動的老年人,健康狀況也較好,能減少約22%的死亡風險。 比利時列日大學日前也於「老化臨床介入(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Aging)」期刊發表一篇研究,研究者提出一項方案,讓二間安養院進行一個月的4X3公尺大型桌遊活動。實驗組有10名平均82.5歲的長輩,對照組則有11名平均89.9歲的長輩。 該研究方案的桌遊,把遊戲印在一張大防水布上,上頭印有24個50×50公分的方格,每個方格印上不同顏色,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元素,例如力量、彈性、平衡和耐力等。周圍則設有走道。 參與桌遊的實驗組長輩,必須要有系統地在走道上完成兩圈活動,經過24個方塊後到達終點,才算完成遊戲。遊戲過程有體能活動促進專家督導。 研究結束發現,實驗組10名長輩的體能活動,每天走路步數從2921步提升至3358步,活動結束後3個月,甚至增加至每天4083步。不只每日能量消耗增加,生活質量、平衡和步態和踝關節力度也有所改善。對照組中則都未呈現。 台北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他到歐洲參訪時,曾見到許多長輩在打槌球,其實就類似桌遊。他認為,只要結合長輩有興趣的遊戲來放大進行,包括象棋或五子棋等,就能同時動腦也動身。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關於引導長輩的活動,重點可放在增加「愉快感」和「社交性」,才會使動機持續。她說,引導長輩多活動可以有更多巧思,另可鼓勵長者每人準備小點心,走出戶外與朋友共享下午茶,增加活動力也能有社交生活。(鄧桂芬) 一項研究發現,把桌上遊戲設計為放大版,能讓老人家在遊戲中不知不覺走更多路,對其平衡、步態及踝關節力度等均帶來正向影響。(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