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台灣衛福部提醒,大腸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五成大腸癌可透過好好吃、好好動預防,而透過定期大腸癌篩檢,早期癌治癒率和五年存活率都可超過九成。 據統計資料顯示,罹患大腸癌的高風險族群包括,年齡超過50歲、有腸道病史或有大腸癌家族病史者。 台灣衛福部國健署癌症防治組長吳建遠表示,大腸癌屬生活型態造成的疾病,但現代人吃也吃不健康、又太少運動,比以往時代「吃」和「動」成為不容小覷的危險因子,需更加積極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其中告別肥胖,她警告,不運動、肥胖,也都是致癌的高風險因子,平日就需要養成定期運動習慣,尋找自己能動的機會,保持動態生活,並注意體重控制。 遠離大腸癌,良好飲食習慣是基本之道,吳建遠建議,不要吃煙燻、鹽漬或以亞硝酸鹽加工的食品,如香腸、臘肉、培根等加工肉品,以魚肉、瘦鷄肉等白肉來取代豬肉、羊肉、牛肉等已被證實會提高大腸癌發生率的紅肉,菜餚多放菜蔬,以汆燙取代高溫油炸、燒烤。 另外,定期篩檢也是關鍵。吳建遠呼籲,糞便潛血試驗簡單、非侵入性,又幾乎可找出所有癌前病變,50至75歲民眾可定期安排檢查,若篩檢結果為陽性,應至醫院做進一步確診;若結果為陰性,繼續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並定期接受癌症篩檢,讓篩檢成為一種習慣。(陳婕翎) 愛吃燒烤是罹患大腸癌的原因之一。(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