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夏天潮濕悶熱,是溼疹好發的季節,很多人患了溼疹後反覆發作,對生活造成不小的困擾,甚至影響睡眠和作息。 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醫師江燕雲表示,溼疹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溼疹症狀為皮膚發紅、長疙瘩、起水泡、流湯;慢性溼疹為皮膚乾燥粗糙、肥厚為主。 引起溼疹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外在因素環境潮濕、寒冷乾燥、吃海鮮、吸入花粉塵蟎、接觸動物皮毛等等,本身有過敏性體質、壓力大、過度勞累、焦慮失眠等內在因素也會導致溼疹。 夏天容易犯溼疹原因是潮濕炎熱,讓皮膚屏障受損,無法有效阻擋外在過敏源和刺激物等有害物質,再來是夏天常喝的冰啤酒、各種刺激性食物也是原因。 溼疹容易和痱子和皮膚癬搞混,痱子是因汗孔閉塞,皮膚布滿密密麻麻的紅疙瘩,有時會出現膿頭,會癢、痛、熱熱的感覺。只要待在涼爽的地方,或是塗一些爽身粉就能改善。 皮膚癬則是由真菌引起,皮膚發紅發癢、脫皮和起小水泡,用真菌藥膏治療,嚴重者要用口服藥。 得了溼疹怎麼辦 日常生活中貫徹「少洗少抓少刺激」的原則,少用熱水洗,少接觸清潔劑和肥皂等刺激性物質,也要少吃串燒、麻辣燙、火鍋、啤酒等刺激性食物,並且多休息早點睡。 醫師提醒溼疹如果長期不好,可能會變成慢性溼疹,要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才會好,還會反覆發作。 預防溼疹這樣做 對於過敏體質的人,溼疹防不勝防,但是注意幾點就能減少發作頻率。 1.避免各種刺激來源,像搔抓、熱水洗澡、洗澡頻率過高、過度使用肥皂和清潔劑,少吃海鮮、火鍋、酒、燒烤等食物,盡量別接觸花粉、寵物皮毛、塵蟎等過敏源。 2.使用溫和滋潤的保溼乳,保持心情愉悅。 (元氣網) 溼疹發作別自行擦藥,要去看皮膚科。(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