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近期網路傳出「聞不到花生醬,就是得失智症」訊息,台灣衛福部國健署表示,這只是有無嗅覺喪失的早期檢測方式之一。造成嗅覺喪失有許多原因,不一定都與失智症有關,提醒「記憶力減退」、「出現言語表達或書寫困難」、「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都是失智症警訊,應盡速至精神內科或記憶門診接受進一步診斷。 「我怎麼找不到我家」,今年70歲的蘇惠美「蘇阿姨」是一名輕度失智病友,大約在七、八年前,開始與「忘記」同行。煮麵時,忘記用筷子而以手撈起滾燙的食物、到處找東西、從銀行領錢後,找不到錢,就怪罪丈夫亂花錢,但她始終認為應該是年紀大的正常退化,直到她開始對常去的地方感到陌生、害怕,才就醫診斷罹患失智症。 國健署近年不斷提醒,民眾應避免將前兆以為是正常老化的一部分,延誤治療時機,但像蘇阿姨這樣「忽視」症狀的長者卻仍然存在。衛福部常務次長薛瑞元坦言,過去國內資源跟不上老化社會,失智者難以被診斷找出,因應「失智症政策綱領2.0」,將建設72個「社區共照中心」,在失智症早期就幫助個案提早就醫及治療,對已確診的病友,也可以在社區就近提供最需要的諮詢與照顧服務。(陳婕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