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抗生素」被很多人當作治百病的仙丹,但其實,並不是什麼病都適合吃抗生素,有些病吃了更會適得其反。要了解抗生素,先要了解「5不」與「4問」。 5不 普通感冒,不要吃:一般感冒即使不積極治療,大部分人能在約一星期後好轉或痊癒,感冒是由病毒引起,而抗生素主要是對付細菌,所以抗生素無法治療因病毒引起的感冒,只有確定結合細菌感染的感冒,在經醫師指示下才能使用抗生素。 慢性咽炎,不要吃:慢性咽炎不建議使用抗生素,濫用恐會造成菌群失調,導致二次感染。 慢性前列腺炎,不要吃:只有約5%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有明確細菌感染,口服抗生素隨血液循環到達前列腺的濃度有限,難以發揮作用;而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因沒細菌感染,一般不採用抗生素治療。 非感染性腹瀉,不要吃:飲食不潔、不良刺激、過敏等導致的腹瀉和病毒性腹瀉沒有細菌感染,因此不建議使用抗生素,若用了不但沒效,還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使腹瀉加劇。 胃炎,不要吃:食用粗糙食物、喝酒和吃藥造成的胃炎,沒有細菌感染也不建議使用抗生素;如果有炎症,應該去醫院檢查確認是否存在細菌感染,由醫生判定是否採用抗生素。 4問 抗生素越新越貴越好?選擇抗生素要因人、病而異,沒必要迷信最新或高價的抗生素。 自行調整沒關係?使用抗生素需要一定的療程,針對不同細菌感染的療程也不同,時間太長太短、更換太頻繁都會影響效果,甚至讓病菌出現抗藥性。 多服幾種效果更好?患者自行同時服用多種抗生素,不一定能增加療效,反而可能增加副作用,甚至讓細菌產生抗藥性。 注射比口服好?對一般的感染患者,如果沒出現嚴重噁心嘔吐症狀、且用口服藥吸收效果好,口服藥也能達到好的療效。只有因高燒產生噁心嘔吐而無法口服的患者,才要採取注射給藥。(元氣網) 「抗生素」不是治百病仙丹,亂吃有害無益。(ing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