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每個吃貨,總有會有這樣的時刻,餓到感覺胃被掏空,可以直接吞下一頭大象。這種關鍵時刻,卻總有個難題困擾你,到底先吃肉還是先吃菜?聽聽中國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怎麼說。 阮光鋒說,食物被吃進去,在體內消化吸收,部分轉化成葡萄糖進入血液,血糖升高。隨著體力消耗,之前吃進去的食物消化吸收完畢,又沒有新的能量供給,胃裡沒東西時會收縮,胃被掏空的感覺就來了。同時血糖水平自然也會降低,大腦會感覺血糖供應不足,然後反饋給大腦神經,告訴我們:餓了,太餓了,該吃東西了。 感覺飢餓 先吃什麼好? 想知道特別餓的時候先吃什麼,首先我們得說說三大供能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是在人體內是怎樣消化吸收的。 吃東西的時候,進入人體的蛋白質在胃腸道內,在各種酶的聯合作用下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再經過小腸上皮絨毛進入血液;脂肪則在膽汁的作用下變成脂肪微粒,然後在腸液和胰液中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被人體吸收;而碳水化合物就直接經過酶作用消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 既然大腦是透過血糖的變化感知飢餓感的,想要緩解飢餓感,自然要從可以迅速提升血糖的食物入口。從三大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來看,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速度最快,對緩解血糖也最為直接,特別餓時,吃點主食能最快提升血糖,大腦就會取消「餓了」的消息提示,也就有效的緩解飢餓感。吃蛋白質和脂肪,很有可能吃了很多,才感覺飽,而此時量已經吃的太多了。 緩解飢餓 別只吃主食 特別餓了先吃主食緩解,可只吃主食未免過於單一,營養也不夠均衡,如果餓的感覺消失了,就應正常吃飯了。這時候吃點蔬菜、吃點肉,既能增加食物的多樣性,也能保證營養均衡。(健康報網) 進食的種類與順序很重要。(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