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耳鳴超過一個月,要懷疑有可能是腦部腫瘤壓迫聽覺神經。一名56歲的電腦工程師耳鳴數月,猶如蟬叫的耳鳴噪音長期影響睡眠,但就醫檢查卻總得到「聽力正常、可能是壓力過大」的結論,輾轉求醫後檢查出腦幹旁邊竟有一顆2.5至3公分大的腦膜瘤,因壓迫到聽覺神經才釀成耳鳴。 台北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說,該名個案的耳鳴屬於神經性耳鳴,源於「小腦橋腦角」長出腫瘤、造成聽覺神經壓迫。「小腦橋腦角」位於耳骨內側,是小腦與腦幹間第5至第12對腦幹神經經過的三角間隙,有10%的顱內腫瘤發生在此狹小的三角間隙內,其中八成是聽神經瘤、一成是腦膜瘤。 腦部腫瘤通常是良性的,但由於緊鄰腦幹生命中樞,若腫瘤持續長大,其致命率不輸給其他部位的癌症,因此要留心身體警訊,如果持續性耳鳴超過一個月、聽力減弱、臉麻、頭昏、平衡感異常、手抖或有運動障礙等,應該立即至神經內科就醫。 黃啟訓說,如同其他腫瘤,腦部腫瘤的發生原因同樣複雜,許多人會問長時間使用手機會不會提升腦瘤發生風險,動物實驗顯示,手機電磁波會增加體內自由基與細胞氧化壓力、加速細胞老化,但癌變需要十年以上時間,是否真的會導致癌症還須長時間的追蹤研究,因此對於手機電磁波致癌的說法,目前學界尚無定論。(羅真) 許多人會問長時間使用手機會不會提升腦瘤發生風險,醫師指出,癌變需要十年以上時間,是否真的會導致癌症還須長時間的追蹤研究。(記者羅真/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