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醫師,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爸爸晚上不睡覺,堅持起床趕走蜘蛛,可是地上明明沒有蜘蛛啊?」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醫師朱政一表示,所有失智症中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氏失智症。病程進入中後期時,最令照顧者困擾的就是精神行為異常,最常見的是妄想,占了40%的比率,其次是幻覺、激動、焦慮、憂鬱、淡漠、甚至性騷擾行為等。個案的精神行為異常如果沒有受到妥善照護,常常讓照顧者挫折崩潰,甚至會使個案因為併發症而加速死亡。 朱政一表示,患者除了定期就醫,配合醫師的專業診察治療之外,照顧者可以實行的「非藥物治療」更為重要。以下提供三步驟供照顧者參考: 第一步:知己知彼 照顧者需要認識與了解失智症的病程,做好心理準備並事先告知周遭親友,長輩生病了,請多多包涵。可以減少許多家庭及社交生活的衝突。 第二步:朝九晚五 照顧者要觀察長輩的作息,並設定規則的每日行程,譬如練習做簡單家事、玩動腦遊戲、少量多餐的進食、每日運動30分鐘、維持社交行為、學習音樂美勞、練習自我照顧(譬如拿湯匙吃飯、穿外套)、欣賞懷舊照片或音樂。 第三步:趨吉避凶 如果觀察到有某些人、事、物,總是讓個案變得激動,請暫時隔離會誘發情緒行為異常的人事物。 朱政一提醒,有時候長輩會堅持要求做某件事,照顧者可以試著陪伴個案出門繞一繞,過一會兒,個案也忘記當初堅持的事情,情緒也會平靜許多。 當失智症患者說出不正確或者不可思議的話語時,請不要嘗試糾正。只要目光維持和個案相同高度,微笑著簡單回應個案,接著引導個案注意其他有趣的活動,就可以讓原本會一發不可收拾的場面改觀。(郭政芬) 醫師面對合併嚴重精神行為異常的失智個案時,首先會設法釐清造成混亂的誘因,找出問題並且輔以藥物控制。 (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