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泌尿科醫師蔡秀男(圖,記者蔡容喬/攝影)說,他行醫20多年來首次遇到孕婦結石案例,所幸已經取出(圖,蔡秀男醫師提供)。 ●一名30歲孕婦才懷孕17周,就因反覆腹絞痛就醫,發現胎兒與輸尿管結石「同處一肚」,她在手術與忍痛保護胎兒間左右為難,卻已數次絞痛發作失眠、輪番到數家醫院急診,泌尿科醫師嘗試透過新式雷射手術打碎結石,再以輸尿管內視鏡取出,全程半身麻醉,母子均安。 台灣高雄市聯合醫院泌尿科主任蔡秀男說,該名孕婦就醫時身體有水腫情況,自述近一個月已有好幾次肚子痛到整晚無法入眠,加上有結石家族史,超音波檢查果然發現左側腎水腫,輸尿管上、中段各有一顆1.6及0.4公分的結石,前者已將輸尿管塞住。 蔡秀男表示,這是從醫20多年來首次遇到的孕婦結石案例,從臨床文獻顯示,若在懷孕初期就發現結石,有可能因胚胎著床不穩造成流產,若在懷孕晚期才發現,或許可「再忍痛一下下」等產後手術,但該病患孕期已進入中期,因擔憂手術會對胎兒造成風險,左右為難。 蔡秀男說,孕婦患者不僅無法使用X光定位結石位置,也不能使用氣動式震波擊碎結石,全身麻醉更可能影響呼吸血壓及臍帶血流。 一般醫師遇到這種罕見棘手案例,都會要求孕婦「忍著點」撐完孕期,但他擔憂病患還要快半年才生小孩,可能因忍痛宮縮早產,甚至因結石引發感染或敗血症,對身體危害更大。 由於雷射碎石術是近七、八年才開始在泌尿科採用,蔡秀男決定採取輸尿管內視鏡搭配雷射碎石手術,以局部麻醉方式順利為該孕婦取出結石,過程約僅20分鐘,隔天出院,回診時腹中胎兒超音波檢查相當健康,這名準媽媽總算放下心中石頭。(蔡容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