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爬一下樓梯,稍微運動就喘?當心是肺動脈高壓!由於肺動脈高壓初期症狀像感冒和氣喘,不易察覺,加上自體免疫疾病也是發病的原因之一,容易被忽略,一旦未即時接受治療,嚴重恐導致吸吸困難、右心室衰竭、甚至猝死,不可輕忽! 台北榮總胸腔部主任張西川表示,肺動脈高壓是指肺動脈壓力過高,心臟需更努力工作,才能將血液送出,因此當肺動脈壓力愈高,心臟負荷會越來越沉重,導致右心室肥大、衰竭,甚至死亡。 台北榮總胸腔內科主治醫師周中偉指出,人靜止時肺動脈正常值為11-17毫米汞柱,上限是20毫米汞柱,若超過25毫米汞柱即為「肺動脈高壓」。 周中偉說,由於肺動脈高壓初期症狀像感冒和氣喘,加上容易與其他心臟疾病混淆,不易被發現和診斷,等到出現昏倒、尿量減少、體重增加、人靜止時仍喘不過氣,恐怕病情已惡化。因此他建議若人稍微運動就疲倦、呼吸困難、眼眶水腫、剛起床時聲音沙啞、哮鳴等,最好盡早去檢查。 自體免疫疾病 15%患者併發 肺動脈高壓依致病原因可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通常病因不明,續發性則與許多疾病相關,其中自體免疫疾病是高危險群。據美國研究顯示,「15%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併發肺動脈高壓」,因此他建議,先控制自體免疫疾病本身,需要時搭配肺高壓藥物,避免更嚴重危害。 台北榮總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廖顯宗指出,據英國和美國研究顯示,硬皮症、紅斑性狼瘡患者容易併發肺動脈高壓,華人研究則以紅斑性狼瘡為主。 肺高壓徵兆 天冷指頭發紫 廖顯宗也說,自體免疫疾病併發肺高壓的危險徵象是「雷諾氏現象」,這是在天氣寒冷、壓力增加等情形下,身體的小動脈收縮引起血流減少,導致手指及腳趾等部位顏色,出現蒼白、發紫、發紅的現象。 台北榮總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劉志偉建議患者應維持正常作息,飲食均衡,適量運動,減少壓力,特別注意睡眠充足,休息有助器官與系統修復。 周中偉則指出,肺動脈高壓患者需定期檢查追蹤,施打流感疫苗,避免過度鹽分攝取,減少過度勞累行為,例如搬重物、至高海拔山區爬山等,才能減少致命風險。 (張益華) 稍微運動就喘,有可能是肺動脈高壓前兆。(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