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每個人身上會有些大大小小的痣,只是若有變大、突起甚至流血情形,要注意可能是皮膚癌的前兆。皮膚科醫師表示,皮膚上的痣出現變化,如出現黑色斑塊、不對稱、不同顏色、突起或大於0.6公分以上等情形,宜盡速求診。 台灣羅東博愛醫院皮膚科主任張景皓說,痣是由屬於黑色素細胞中的黑色素細胞痣形成,當痣細胞聚合在一起,即成為痣。依據分布位置來說,又可分為位於表皮層的接合痣,多為較大,突起較明顯,或長毛的真皮痣,與在表皮層與真皮層間的複合痣。 台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勇毅表示,痣若無害,通常不會讓人困擾,除非對痣的位置與美觀有顧忌,可到醫院透過雷射、電燒或手術切除方式去除。民眾須注意的是,痣出現變化,可能為皮膚癌中的基底細胞癌與黑色素細胞癌。 李勇毅指出,臨床常見的基底細胞癌,是眾多皮膚癌的一種,常在曝曬的部位如臉、手背及前臂,與長期紫外線的傷害有關。基底細胞癌的成長速度緩慢,鮮少轉移,形狀與顏色較對稱均勻,可透過手術切除,死亡機率低。 至於黑色素細胞癌好發於痣細胞,李勇毅說,常出現於手腳,包括指甲下方,若有痣出現不對稱形狀,顏色改變(如痣上同時呈現黑色與棕色),突然變大等,有可能是黑色素細胞惡性分化,轉移率與死亡率較高。 他表示,若痣的直徑在0.6公分以內,應無礙。0.6公分以上,有持續變大或其他跡象,需醫師判斷是否為皮膚癌,決定是否切除。民眾若有這些特徵,或痣上傷口若久久不癒,甚至滲血,有可能是黑色素瘤前兆,應儘速就醫。民眾也可透過ABCDE口訣來自我檢測。(簡浩正) 皮膚癌自我檢測ABCDE口訣 口訣描述 A(asymmetry) 不對稱性。惡性腫瘤大多看起來不對稱。 B(border) 邊緣不規則。惡性腫瘤大多邊緣不平滑、不規則。 C(color) 顏色不均。惡性腫瘤大多顏色不均勻。 D(diameter) 直徑大小。斑或腫瘤直徑若超過0.6公分須特別注 意。 E(elevation) 升高突起。惡性腫瘤生長快速,會在數周至數個月 內快速隆起。 資料來源/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勇毅 製表/簡浩正 皮膚科醫師表示,皮膚上的痣出現變化,如出現黑色斑塊、不對稱、不同顏色、突起或大於0.6公分以上等情形,就有可能是皮膚癌,建議民眾趕緊求診。 (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