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很多人將氣喘與感冒混淆,延誤就醫,加上對成人氣喘認知低,還有人以為靠運動跟休息,氣喘就會好。醫師呼籲別輕忽氣喘,立即就醫才能夠掌握病情。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表示,許多氣喘患者因症狀輕微忽視就醫,等到急性發作時才驚覺其嚴重性。 台中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呼吸加護病房主任傅彬貴說,氣喘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類固醇,但類固醇在台灣已被汙名化,高達五成氣喘病患擔心,若長期使用類固醇,會出現併發症。 傅彬貴強調,類固醇分為兩大類,一種是作用於全身的類固醇,口服或注射使用;另一種是吸入型的類固醇,經過臨床試驗,全身性影響較小,可幫助患者有效控制氣喘。 有些氣喘病患將急救緩解藥物當作「救命仙丹」,但只能短時間舒緩過敏性氣管收縮,無法治療氣管發炎,且急救緩解藥物若頻繁使用,效果遞減,可能導致日後氣喘反覆發作,對肺功能傷害加劇。 林孟志提醒說,治療氣喘及預防急性發作有三大重點:避免過敏原、避免誘發喘的刺激因素以及適當用藥,氣喘最重要的是早期治療。若民眾有胸悶、咳嗽、呼吸困難等症狀,且超過兩周未改善,建議進一步就醫檢查。(劉嘉韻、陳雨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