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你也有排便不順的困擾嗎?便秘是大家常見的問題,但多數人都認為是飲食、壓力大、少運動所導致。藥師提醒,除了飲食、運動外,便秘也可能是因為藥物所引起的。台灣藥害救濟基金會藥師唐如意表示,有六大類的藥物可能會影響排便: 降血壓藥由於降血壓藥中含有利尿劑(diuretics)成分,具有排出體內水分的作用,腸腔內水分不足就會使大便變硬,進而影響排便。 胃藥胃藥中的制酸劑主要用來中和人體分泌的胃酸。唐如意說,制酸劑常見的成分為鎂、鈣或鋁化合物為主,容易與腸道內的食物殘渣結合,使大便變得乾硬,排出更為困難。 鴉片類鎮痛劑鴉片類鎮痛劑如嗎啡,其主要作用中樞神經系統作用,使腸道蠕動減緩,延長食物殘渣在腸腔的滯留時間,增加水分吸收,同時也會干擾排便反射,減弱排便的欲望。唐如意表示,有一些止咳藥水含有類似成分,也需要注意。 刺激性瀉劑如番瀉葉(番瀉苷;sennosides)、蘆薈(蘆薈素;aloin)、大黃(大黃素;emodin)等屬於刺激性瀉劑,可刺激大腸壁治療便秘,但長期使用容易造成依賴,使結腸張力減弱,反而讓排便更不順。 抗憂鬱藥包括三環抗鬱劑(TCA)、正腎上腺素與血清素回收抑制(SNRIs)等,可能導致腸液不足和減緩腸道平滑肌蠕動,使糞便在腸道內滯留時間延長,而造成便秘。 抗組織胺抗組織胺是過敏和感冒常使用的成分。其中第一代抗組織胺透過干擾組織胺的接受器而緩解症狀,同時作用在副交感神接受器上延緩腸道平滑肌蠕動,容易造成排便困難。 唐如意表示,使用這些藥物發現大便變得乾硬可多喝水,或是食用纖維質較高的葉菜類、木耳、燕麥和蘋果等,可有助於排便。(楊雅棠) 台灣藥害救濟基金會藥師唐如意提醒,除了飲食、運動外,便秘也可能是因為藥物所引起的。(泰國世界日報系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