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疫情期間不想去醫院,小心反將自己送進醫院! 一名40多歲思覺失調症男性患者病況穩定多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因擔心家人安危,心緒不穩,再加上未規則服藥,病情突然復發,不僅出現被害妄想症,甚至摔破家中的祖先牌、踹破門,最後通報消防隊,急赴醫院急診,住院一個多月,提高藥物劑量,並增加抗副作用藥物,才終於康復。 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是一種腦部疾病,症狀可分為正性、負性、認知等方面,主要影響病友的思考、情感、語言、認知和行為。 台灣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科醫師陳力源指出,根據統計,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性別比率相近,男性的好發年齡大致在青少年時期,女性則有2個高峰期,分別是青少年時期、40歲前後。 疫情爆發 考驗病識感 陳力源指出,疫情爆發後,第一個考驗的就是「病識感」,有些病友及家屬認同思覺失調症需要治療,會回診積極與醫師討論可行方式,包括連續處方籤、居家治療及轉換為長效針劑等。 對於缺乏「病識感」的病友,陳力源建議,可對照病況惡化的前後情況,一方面了解病況,也有助於發現治療效果可協助患者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若想預防思覺失調症復發,可食用南瓜子、花椰菜、核桃、洋甘菊茶、抹茶或綠茶或黑巧克力等6大減壓食物,幫助調節內分泌、改善壓力。 另建議,平時保持樂觀態度、適當的表達和宣洩情緒,以釋放壓力;工作、學習和生活要勞逸均衡,避免身心長期處於透支狀態;適時關心身旁親近的人,擁有支持性人際關係;應睡眠充足,規律運動;培養個人興趣、積極參與活動,增進人際互動等。(黃惠群) 預防思覺失調症復發,可食用花椰菜、黑巧克力等減壓食物,幫助調節內分泌、改善壓力。(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Getty Images、ingim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