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中醫「對症下藥」治咳,配合「雷射針灸」,咳嗽症狀緩和許多。(記者周宗禎/攝影) ●新冠疫後「長新冠」患者尤其久咳不癒、西醫治療不彰人數暴增,台灣奇美醫院日前發表中醫藥治療成功案例。45歲患者西醫治療一整年都沒好,中醫「對症下藥」治咳,配合「雷射針灸」,搭配吃中藥兩星期,症狀緩和許多。 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梁祐爾表示,這名壯男確診治療後喉嚨痛和咳嗽依舊反覆,一年來不定時心悸、血壓飆高,偶爾小便不順。三周又感冒發燒及喉嚨痛,治療後多數症狀緩解,但咳嗽仍嚴重,決定試試中醫。 奇美中醫部主治醫師梁祐爾表示,郭先生「一講話就乾咳、喉嚨癢」,偶爾有痰,但不會咳到呼吸困難或胸悶,睡覺不會咳、活動也不會喘。檢查確診感染後咽喉發炎、粘膜受損未康復致慢性咳嗽,開立「銀翹散」、「麻杏甘石湯」搭配雷射針灸,治療兩周症狀就緩解。 梁祐爾指出,咳嗽原因多,久咳不癒需提高警覺。咽喉為「心肺肝腎呼吸之門,飲食聲音吐納之道」,慢性咳嗽除感染未癒,還需考慮鼻涕倒流、氣喘、胃食道逆流,排除肺部發炎、癌症、上呼吸道阻塞、感覺神經過度敏感、藥物副作用等可能。這類「確診後慢性咳嗽」不少見,時間從數周到半年以上都有,病人不勝其擾。 奇美醫院中醫部統計2020年至2022年約兩千人因咳嗽求診,其中確診誘發慢性咳嗽近百人,三周以上慢性咳嗽症狀平均治療兩周緩解,目前門診仍有不少病人因咳嗽就診。 梁祐爾說,中醫調治咳喘,依是否「外感病邪」及體質陰陽虛實偏盛,隨病況緩急及症狀表現治療,尤其著重肺、脾、腎三臟關係,三者都是調節氣體出入吐納與痰濕生成重要臟腑,唯有三者功能正常才能讓人不咳而呼吸順暢,而心、肝火熱上逆同樣也影響咳嗽。除了確定外來感染是否解除,還要注意病人體力、消化、情緒跟睡眠情形。 這名患者喉癢久咳,因性急緊張、不好入睡,常心悸、血壓高、小便不順又腰痠,舌頭顏色紅、舌苔少,脈象滑短,體質屬氣鬱化火。首次處方以銀翹散與麻杏甘石湯宣肺解表,加上紫蘇葉、浙貝母、陳皮、砂仁、厚朴行氣化痰止咳,服藥兩日咳嗽就緩解許多。 後續以止嗽散止咳化痰,搭配加味逍遙散、牡蠣、鉤藤、蟬蛻、黃芩疏肝平肝清熱,與生地黃、桑寄生補益肝腎。除了藥物外,再搭配雷射針灸以低能量雷射刺激有反應的耳朵穴道氣管點、肺點、耳神門、交感點、內分泌點,及軀幹穴道孔最、列缺、少商、印堂、內關。經過中藥內服合併雷射針灸後,咳嗽已不再困擾他,內分泌及交感神經偏亢情形也逐漸平復及穩定。 生活保健 有助預防久咳 ● 避免受涼 夜晚外出、凌晨起床、進冷氣房時酌加薄外套或脖圍。勿冷風直吹,尤其是頭髮未乾、皮膚潮濕或有汗時。 ● 飲食作息正常:均衡且規律飲食可培養健康腸道菌叢、提升免疫力,適度補充根莖類、五穀、肉類等有助補充氣力;睡眠不足影響內分泌及代謝,容易疲倦,生病復元慢。 ● 強健穴道按摩 深度按壓合谷、列缺,可通經活絡,防止感冒咳嗽。 ● 養肺茶飲 黨參10g+百合5g。中藥材用600c.c.水煮沸後,小火煮10分鐘,放溫飲用。黨參提升免疫力及消化道功能,改善身體虛弱、營養不良;百合生津止咳並清熱安神,保養咽喉等呼吸道,同時緩解焦躁的情緒。 (周宗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