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治療膀胱過動應調整生活習慣並多作骨盆訓練,才能降低發病。(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許多人因經常「漏尿」影響生活、妨礙社交,「膀胱過動」的人,醫師籲調整生活習慣、多作骨盆訓練,才能降低發病。 台灣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婦產科醫師鄭又慈舉出案例,38歲已婚女性苦於尿意感襲來時,就得立刻跑廁所,甚至趕不及而漏尿。只要稍微憋尿,下腹就有明顯腫脹不適感,使用抗生素治療症狀沒改善,反而頻尿加劇。檢查結果患者尿液乾淨,內診排除陰道感染或骨盆腔器官病灶,才診斷為膀胱過動症。 鄭又慈說,膀胱過動症是以急尿為主要症狀,有時伴隨頻尿、夜尿、甚至尿失禁;不過確診前須先排除其他泌尿道病灶,及最常見的泌尿道感染。膀胱過動症不是危險急症也不致命,卻會讓患者生活品質大幅降低。 臨床醫師觀察年齡越大、發病比率越高,但年輕女性也要留意,因為年輕人只是比較少發病。不過如果自己個性是比較焦慮、自我要求高、偏瘦的女性相對風險較高,就算是年輕人也要多注意。 治療膀胱過動主要是生活習慣調整:例如少喝茶或咖啡、戒菸、適量攝取水分、減重、膀胱訓練凱格爾運動與藥物治療等。研究顯示,針對症狀較明顯的患者,藥物治療搭配生活習慣調整與骨盆肌群訓練,效果明顯比僅仰賴藥物治療來得好。 鄭又慈說,一般療程一至三個月後,症狀才會有顯著改善;對於治療仍改善有限的患者,則會進一步採取經皮神經電刺激、肉毒桿菌注射、雷射或手術等治療。(周宗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