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莊姓婦人(左圖,記者王勇超/攝影)動奈米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右圖,張智豪醫師提供)後,目前左手手圍平均消腫四公分以上。 ●74歲莊姓婦人8年前乳癌手術放射治療後,左臂因淋巴水腫,導致手臂外觀腫脹到幾乎兩倍粗,晚上也痛到無法入眠,她經介紹到台灣高雄義大癌治療醫院,由整形外科主任張智豪施行奈米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術後一天,她的手肘與前臂已消腫三公分,原本看不到的手腕骨頭也冒出來,皮膚也開始變柔軟,大幅改善她的困擾。 張智豪說,容易引起淋巴水腫的常見癌症種類有乳癌、腹腔癌症,如男性前列腺癌,膀胱癌、頭頸部癌症以及婦科癌症,經淋巴結廓清後以及放射線治療後,產生淋巴系統結構損傷問題,進而引起淋巴水腫。 張智豪表示,淋巴水腫的症狀會病患的肢體脹、硬,睡眠品質下降,甚至反覆引起蜂窩組織炎,皮膚因為長期低度發炎顏色暗沉;病人因為肢體腫脹,造成對身體外觀的自卑,日常生活穿衣或穿鞋上也會出現嚴重困擾。 張智豪表示,最困難治療的淋巴水腫,為乳癌引起的上肢淋巴水腫,因腋下淋巴結的結構經乳癌手術或放射治療後,或多或少遭到破壞。2019年哈佛醫學院的研究指出,罹患乳癌後,高達20至40%的病人產生淋巴水腫,乳房切除加淋巴結摘除加放射線治療,引起的淋巴水腫者達33.4%,且隨著治療的時間推移,淋巴水腫在24個月之後有32.5%的發生率。 莊姓婦人說,八年前因罹患乳癌開刀,之後左手臂又腫又麻,脹痛麻讓她睡眠困難。兩個月前,經介紹到義大癌治療醫院整形外科門診,檢查發現左手臂有許多淋巴管纖維化,由整形外科主任張智豪對她進行奈米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 張智豪透過顯微鏡,將莊婦左手臂小於0.5mm或更細的淋巴管及周邊靜脈找出,用縫線把淋巴管縫在相同管徑、甚至更細的周邊靜脈,達到引流淋巴液的效果。手術後一天,莊婦的手肘與前臂已經消腫三公分,目前手圍平均消腫四公分以上。莊婦睡眠品質大幅改善,本來沒辦法做家事,現在可以恢復做一些。 另外,62歲李姓女子去年10月發現自己罹患乳癌,她選擇在今年6月中旬動乳癌手術時,一併施行奈米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避免乳癌切除後發生淋巴水腫後遺症。李女說,反正是一台刀,可以預防淋巴水腫,「為何不做呢?」開刀至今,左手臂完全沒有水腫,也可跟正常人一樣運動。 張智豪說,奈米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手術刀口淺而小,恢復期快,傷口的疤痕不明顯,手術後隔天即出院,出院時消腫程度及可以達15%以上,在術後彈繃加壓照護六個月後,換穿壓力衣一年後,即可擺脫淋巴水腫的困擾。(王勇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