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75歲台灣藝人余天(上圖,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檢查發現肝臟出現7公分大囊腫。醫師葉秉威表示,肝臟囊腫屬於常見身體變化,一般40歲以上發生率較高,但基本上是良性定期追蹤即可,除非壓迫到其他器官、出現病變才要治療。 媒體報導,余天在健康檢查時,因平時吃飯總是吃沒幾口就飽了,在醫師建議下進行抽血及照超音波,結果發現肝臟有囊腫。 醫師葉秉威表示,肝臟囊腫屬於常見的身體變化,一般40歲以上發生率較高,有些人因為囊腫較大顆,可能會壓迫到胃,病患可能容易出現飽脹感,以良性居多,除非囊腫已經壓迫到許多重要器官,或者內部有出現病變,不然不需開刀,定期追蹤即可。 葉秉威說明,通常若要治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將囊腫內液抽乾,不過復發率較高,若要徹底處理,須將囊腫內液抽乾,在灌入高濃度酒精,破壞囊腫內體,通常都不建議這樣處理,第二種就是開刀去完整摘除。 葉秉威提到,囊腫發生目前並沒有特別原因,但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平常要避免激烈碰撞造成囊腫破裂出血,而囊腫若較大會壓迫到胃;飲食方面則建議少量多餐,避免攝取過多食物,太撐造成惡性嘔吐。 王世晞醫師表示,大部分肝囊腫都是良性的,不會演變成惡性腫瘤,但若囊腫過大並且壓迫到器官功能,則必須做手術處理。 王世晞說,肝囊腫並無特定好發族群,各年齡層、各性別都有可能發生;大部分肝囊腫都無大礙,並不會演變成惡性腫瘤。大小若在3至5公分的話基本上定期追蹤就沒問題,10公分以上或是壓迫到肝臟功能或周圍器官如十二指腸等就需要切除或是引流手術。 王世晞說,肝囊腫在健康檢查中容易發現,呼籲定期做健檢。(洪子凱、李青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