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想要去除體內濕氣,平時可多食用燕麥紅豆薏米粥(右圖,取材自ingimage)或飲用鳳梨冰茶(左圖,Getty Images)。 有些人吃不多但體重反而增加,甚至喝水都會胖,可能與體內濕熱有關;圖為示意圖。 (Getty Images) ●立秋後,天氣仍炎熱,食欲不佳。中醫師表示,濕熱是影響食慾的主因,加上部分民眾常喝冷飲、吃冰品毫無節制,寒氣也隨之進入體內,傷害脾臟,常見的表現是舌苔白膩,輕則腹痛、腹瀉,重則噁心嘔吐。古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他坦言,很多人患上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甚至惡性腫瘤,這些病症都跟濕邪有關。 一濕難去 臉油、腹凸顯現 周宗翰指出,現代人運動量越來越小,體內陰盛陽虛從而濕邪內鬱,而且飲食上偏愛辛辣、味重及嗜甜,一旦攝取過多肥甘厚膩的食物,會導致腸胃濕熱影響運化功能,當脾胃無法把這些東西都轉化為人體能用的營養成分時,將變成濕邪留在體內,恐導致民眾渾身發沉無力、頭髮油,臉部油、腹部凸出、水腫肥胖、免疫力下降等症狀的發生。 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呢?周宗翰說明,身體的濕氣就是無法有效調節的水分,所以夏天易疲勞、中暑、頭暈目眩的人要特別注意,另外,吃得不多但體重未減輕反而增加,甚至喝水都會胖也與濕熱有關係。 周宗翰說,人體水分約占體重65%,水代謝與肺、脾、腎有關,臟腑功能失調時會代謝異常,輕則體重增加,重則出現浮腫。許多人長胖,並不是脂肪增加,而是水液內停所致,稱為「水腫胖」,其他症狀如皮膚濕疹、雙腿浮腫、女性白帶清稀量大等,甚至大便易黏在馬桶上,都證明體內有濕氣。 燕麥紅豆薏米粥 改善浮腫 民眾想要去除體內濕氣,平時可食用燕麥紅豆薏米粥,周宗翰描述,其具有祛濕排毒、瘦身健脾、潤腸通便之功效,且還可改善下身浮腫肥胖問題、降血壓及血脂、去水腫、調解血糖、解毒抗癌。 吃冰無節制,恐會讓寒氣進入體內,喝「生脈飲」有助養陽。(取材自ingimage) 薏苡仁又叫薏米、薏仁,周宗翰解析,其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謎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常有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濕盛等情況,既要祛濕,又要補心,還要養脾胃,食補非紅豆、薏米莫屬,而燕麥也具有明確的降血脂功效。 此外,民眾如經常大量出汗、走路易喘,且到入秋後情況未改,可能是心氣虛弱,且一旦流汗過多會加重心氣消耗,引起難以緩解的疲勞。 周宗翰提到,有時容易喘並不是肺出問題,而是心肺之氣虛弱造成,雖然心和肺共同負責全身氧氣運輸,但肺的能量來自於心,當心氣虛弱,肺的能量也會不足,因此夏天時喝「生脈飲」有助養陽,特別是容易出汗的人,在初夏時就可以開始飲用,避免大量出汗導致血鉀流失。中醫認為酸味的藥具有收斂作用,能夠收斂汗及耗散的心氣。 生脈飲 收斂汗及耗散心氣 ▸材料:麥冬10g、五味子5g、人蔘片10g 清水適量。 ▸做法:將麥冬和五味子洗淨,放入砂鍋中,一次性加足清水,蓋鍋蓋以大火燒開後,轉文火煮15分鐘揭蓋、關火。另外將人蔘片放入玻璃壺中,把煮好的水倒入,蓋上壺蓋浸泡20分鐘,即可飲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