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 糖尿病患多服用藥物或施打胰島素治療、控制血糖,但近期最新糖尿病治療指引,已獲全球47個糖尿病內外科相關組織認可,在服用藥物、調整飲食、運動仍難控糖,身體質量指數(BMI值)逾27.5,可以減重為目標,考慮「手術」治療,改善胰島素抗性。 台灣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敏盛醫院醫療副院長李威傑指出,新糖尿病治療指引有別傳統,凡罹患第二型糖尿病、BMI超過27.5,無因糖尿病引起小血管病變,併發失明、腎或神經病變等,可選擇透過縮胃、胃繞道手術,能降低胰島素抗性,患者後續有機會不用再吃藥或挨針。 28歲的吳小姐因家族遺傳,22歲已罹患第二型糖尿病,BMI達35.3,屬於「病態性肥胖」,又有三高問題半夜難入眠、常感頭暈,肥胖讓她意志消沈多年,人際關係退縮,服藥、體重控制都難有成效;最後她求助縮胃、胃繞道手術,打造只有200毫升的迷你胃,一年後BMI降為24、體重69公斤,糖化血色素低於標準值7。 除代謝手術可改善糖尿病外,代謝及減重外科醫學會理事、台中仁愛醫院減重中心主任趙世晃說,他收治一名病人體重達120公斤合併多囊性卵巢症候群,以致婚後八年仍不孕,他以自行研發的新式胃夾搭配小腸繞道手術,助她成功甩肉30公斤,且術後沒多久就懷孕了。他說,胃夾減重手術破壞性及副作用皆小,病人兩年減重平均消除六成體重。 敏盛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徐光漢提醒,代謝及減重手術仍有風險,應在合格的專科醫師及通過學會認證的醫療院所進行,術後再追蹤五年血糖值、糖化血色素等,飲食仍需避免高油、高糖等。(黃安琪) 糖尿病新藥 吃了不怕胖 ● 逾五成第二型糖尿病患都有體重過重的問題,有些患者怕胖,甚至不想增加藥量;台灣台南市立醫院表示,新藥SGLT-2可兼顧降血糖、控體重,病患不用怕胖。 43歲林姓女子是第二型糖尿病患,從事藝廊工作,深受客戶歡迎。服用口服降血糖藥控制已有數年,但合併飲食控制後,血糖指數仍然偏高。 林女對自己微胖身材感到困擾,若增加血糖藥物,體重可能增加,因此,林女即使知道血糖控制不佳,會引來嚴重併發症,也不願意增加藥量。 台南市立醫院家醫科醫師王威傑指出,肥胖是造成第二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逾五成第二型糖尿病患都有體重過重的問題。 不過,第一線糖尿病用藥Metformin藥物,不會增加體重,但若服用後還是無法有效控制血糖,就得使用第二線用藥,多會讓患者體重增加。 王威傑表示,血糖和體重控制,對糖尿病患來說都很重要,但第二線用藥較容易造成患者體重增加,減低患者對用藥的接受度。糖尿病患又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因子,一旦體重、血糖控制不好,再合併血壓、血脂過高,更增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王威傑說,新藥SGLT-2的問世,兼顧降血糖、控體重,不但能控制血糖,還能排出熱量、減輕體重,且有緩解高血壓的效果。以林女來說,三個月治療後,糖化血色素降低,體重也減輕,讓她相當滿意。 不過,控制糖尿病,除確實用藥外,運動及改變飲食習慣,才能確實控制糖尿病,最好是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飲食清淡,避免甜食。(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