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收藏本站 切换风格
立即註冊
 找回密码
 立即註冊

泰国世界日报

搜索
热搜: 泰国 政治 攻略
泰国世界日报 首頁 綜合 医药保健 查看内容

9項指標 測憂鬱因子

2016-8-19 09:00| 发布者: 倔強的蝸牛| 查看: 4121| 评论: 0

读新闻
江慧珺 
●憂鬱症常被稱為「心的感冒」,是常見疾病,廣義而言,若情緒低落、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體重下降或上升、嗜睡或失眠、動作遲緩、易疲倦或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出現負面想法,上述九大指標中,若有五項符合,且維持兩周以上,就符合診斷。

憂鬱症病程約9到12個月,先天原因有家族遺傳、鑽牛角尖、執著、自我要求嚴苛性格,後天原因則可能有失戀、喪親、工作不如意等,生理狀況無法調節而影響生理,致失眠、食欲不振等。

若用藥可以改善生理狀況並縮短病程到三至六個月,但若外在因素無法改變,會有較多併發症。治療憂鬱症,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正確認知以及與疾病共處。

不少患者患病卻不敢承認,擔心要一輩子忍受外界異樣眼光,或者會被家人排擠,被當作病人。事實上,正確認識疾病,不逃避不否認,是治療第一步。正因憂鬱症有一定的病程,剛發病時一再用鼓舞話語、硬是出門參與社交,成效有限,就像手機快沒電卻硬要灌入程式一樣,必須要先用藥穩定生理狀況並讓情緒穩定,再慢慢找到生活的新腳本,有人透過跑步、寫信,也有人擔任志工,用經驗轉換走出憂鬱。

活動治療是戰勝憂鬱症很重要的一環,盡量選擇自己喜歡、想做的活動,從中得到自信與正向回饋,此外,接受外界的幫助,例如心理或團體治療,以及家人與朋友支持也很重要。
(諮詢/台安醫院精神科主任許正典、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施佳佐)

9項指標 測憂鬱因子


走過5段時期學會與憂鬱共處

●從一個趾高氣昂、不可一世、充滿希望的上櫃公司副總經理;到生不如死、萬念俱灰的廢人,蛻變成百毒不侵、自由自在的退休人之心路歷程。

我曾經是重度憂鬱症患者,經歷十年病痛,度過一至兩年生不如死的黑暗生命歷程。目前是中華民國生活調適愛心會的志工,經過專業訓練與實習,在該會病友熱線接電話,也參與台北市聯合醫院松德及忠孝院區醫師,協助與病友面對面和團體心理治療。接觸了許多精神官能症的案例,也累積不少心得與想法,希望把罹病經歷及心得分享並幫助更多的病友與家屬。

幾個關鍵轉折期整理回顧近十年來與憂鬱症纏鬥的種種,歸納出如下關鍵歷程。
1.壓力累積期(2003-2004年):對女兒升學期待過高,但這只是一個開端, 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的壓力,源於自己負責的產品從一片大好,到持續惡化,而且所有對策均失效的無力感,種下發病的因子。

2.發病期(2004-2008年):持續壓力累積,胃痛失眠常伴,又碰到老婆病倒,連續三天半夜進出急診室,使得病症急速惡化,從2004年7月住院起至2008年,退休經歷四年起起伏伏的發病期,其中還包括近一年整日躺床生不如死的黑暗期。

3.治病期(2004-2009年):從2004年在萬芳醫院看精神科,藥物治療、心理諮商、吃中藥、求神問卜,各大醫院進行各種檢查,都沒有很大的進展。

直至2008年退休,壓力減輕,又經歷了退休後的調適期,也因為轉往長庚醫院看診,藥物做了重大調整,病情算是穩住不再惡化。

4.調適期(2009-2010年):退休後,由於人生角度調整,接觸範圍拓展,經常拜訪朋友,外出旅遊,參加各式活動,明顯感受到人生開始觸底反彈。雖然有回復原先症狀的感覺,但由於生活不再出現太大壓力,很容易擺脫負面因素,往正面樂觀前進。

5.康復期(2010-2012年):正面積極的生活態度,帶來一天比一天進步的循環,修正後的生活模式,也支撐了兩年相對穩定愉悅的過程。藥物從最高峰每日20至30顆藥錠,調到只剩下「利福全」,處理無法控制的肌肉緊張反應。這段期間能夠支持邁向康復之路,加入愛心會當志工又有位好友提供了一份專業工作,讓自己價值重現,更是重要關鍵。
(吳章安) 


©版权免责声明
1、本新闻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本文作者个人意见,与世界日报立场无关;
2、世界日报所有新闻由责任编辑编译后发表;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责任编辑和世界日报编辑部的同意;
4、责任编辑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法律责任;
5、本站部分内容翻译自泰国媒体,但并不代表世界日报赞同其观点并为其观点负责;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热点图文
推荐阅读
冬天更頻尿? 6招自我改善
不少女性朋友在活動過程中,曾遭遇尷尬的漏尿,醫師提醒,可透過膀胱...查看全文
冬天更頻尿? 6招自我改善
不少女性朋友在活動過程中,曾遭遇尷尬的漏尿,醫師提醒,可透過膀胱...查看全文
拇指腕掌關節退化 懸吊術後再掌杓
醫師說明林女士左手拇指腕掌關節疼痛處。 (記者黃妙雲/攝影)●62歲林...查看全文
曾練標槍臀部痛擾眠針灸整骨復元
醫師調整病人的骨骼。 (圖/員榮提供)●兩名曾是標槍選手的婦女,長期...查看全文
手机版

轻松读报,链接世界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即刻与世界君亲密互动,还有劲爆奖品等你来拿!

官方微博

最快最准泰国即时新闻,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