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泰國世界日報訊】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歐陽櫻君表示,治療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症」)同時在生活中可多進行有氧運動,打太極拳與打麻將對阿茲海默症等神經疾病延緩病情是有明確效果;還可多讀書看報,接受新的資訊,多聽多講,積極參加社區活動,對延緩腦退化也很有幫助;飲食方面可以選擇地中海飲食,如低脂低鹽、提倡用植物油代替動物油,多吃蔬菜、水果、魚、豆類、堅果類食物,進食少量奶酪、適量紅酒和大蒜等。 全球癡呆患者 每3秒增1例 都說「老糊塗」,實際上有的「老糊塗」是老年癡呆。據2015年世界癡呆調查報告,全球每3秒新增1例癡呆患者,目前癡呆患者人數約4680萬。到2030年,估計達7470萬,且每20年增加一倍;調查報告還提到,60歲以上人群癡呆患病率介於4.8%至8.7%之間。 退休後的陳奶奶,最近買了一堆保健藥品,過後又悶悶不樂,這樣反常的行為讓老伴意識到不對勁,再結合陳奶奶平時容易忘事,總是「老糊塗」的表現,老伴便帶她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老年癡呆症。 記憶力下降 不同於健忘 歐陽櫻君表示,老年癡呆症患者因為記憶減退,可能會出現反覆詢問、反覆購物等表現,容易被傳銷人員詐騙;還有的患者經常外出不關門,在外的時間越來越長,甚至有迷路、走失等行為;或睡眠時間顛倒、半夜不睡覺、家中來回走動,或搬東西、收拾衣物、吵著出門或喚醒家人起床上班。 阿茲海默症的早期主要表現就是「老糊塗」,包括記憶力下降、容易忘記剛發生的事情。但這種記憶力下降是病理狀態的,與我們平常說的「自然衰老」或「健忘」最大的區別就是:旁人無論怎麼提醒患者也不能喚起事情的回憶,甚至患者還會矢口否認。 早期治療 可延緩病情 很多人認為老年癡呆症治與不治都一樣,這是一大迷思。歐陽櫻君解釋,阿茲海默症是可透過早期藥物治療控制症狀、改善認知功能、延緩疾病發展、維持各種生活技能、提高生活品質、保留人格尊嚴、減輕照料者負擔。 部分輕度患者由於羞於疾病,不願意治療或拖著不治。歐陽櫻君表示,老年癡呆應該盡早治療,否則病情發展到中重度時,生活不能自理,常因褥瘡、骨折、肺炎等併發症而死亡。「阿茲海默症就如高血壓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早期治療可以延緩病情。」 (新快報) 醫師指打太極拳(圖,新華社)與打麻將(圖,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對延緩阿茲海默症等神經疾病病情有效果。 老年癡呆應該盡早治療,否則病情發展到中重度時,生活不能自理,常因褥瘡、骨折、肺炎等併發症而死亡。(Getty Images) 老年癡呆症患者可以選擇地中海飲食。(Getty Images) 老年癡呆10大危險信號 1.記憶力日漸衰退,尤其容易忘記剛發生的事情,並且影響日常起居活動。 2.處理熟悉的事情出現困難,如不懂接聽電話、不知道穿衣的次序、忘記關煤氣。 3.語言表達出現困難,不能熟練的語句表達或言語明顯減少。 4.計算力和定向力下降,買東西不會找零錢,對時間、地點及人物感到混淆,不記得今天幾號,搞不清熟悉的親人。 5.判斷力日漸減退:烈日下穿著棉襖、寒冬時卻穿薄衣、衣著不整潔。 6.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跟不上他人交談的思路。 7.常把東西亂放在不適當的地方,事後忘記,無法找回。 8.情緒表現不穩及行為較前顯得異常:情緒大起大落、喜怒無常。 9.性格出現轉變:變得多疑、自私、挑剔、淡漠、焦慮或粗暴等。 10.失去做事的主動性:終日思睡、打哈欠,對以前的愛好失去興趣。 資料來源:新快報(美編郭維英/製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