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50歲的施姓美髮師兩年來一直覺得左手「麻麻的」,但因工作忙,一直沒就醫檢查,日前天雨路滑,不慎摔倒時牽扯到左頸,隔日症狀加劇,左手無力、麻木,連幫客人剪頭髮都抬不起手,就醫發現頸椎第五、六節及六、七節已椎間盤突出。 美髮師在醫師建議下接受保守治療,由物理治療師以徒手方式調整頸椎位置,每周一次,三周後麻木、無力感消失,可以開始工作,追蹤後沒再復發。 物理治療師楊書念說,頸椎椎間盤突出主要是因長期姿勢不良或外力傷害,造成椎間盤承受過度壓力產生退化,進而向外突出壓迫神經;初期會頸部痠痛、僵硬,持續惡化則有手麻、無力及背痛發生。 楊書念表示,椎間盤退化可視症狀輕重,在手術治療前,先透過徒手治療、運動或姿勢矯正來調整脊椎排列,若獲得改善就不須動刀,建議民眾若有長期手麻、頸部痠痛等症狀,可至醫院檢查,及早獲得治療。(蔡容喬) 預防頸椎退化 第1招 伸展胸大肌 站在牆角一側,手掌貼枕骨後,腳呈前弓後箭蹲姿,手肘倚靠牆角,身體緩慢往前直到胸前緊繃停止15秒結束(左圖)。 功能:放鬆胸前肌群,防止駝背造成的脊椎排列不良 第2招 頸部內在肌訓練 在有支撐的軟墊上仰臥,薄毛巾枕著頭,頭部縮下巴並用力往後擠壓毛巾,維持10秒後放鬆(右圖)。 功能:維持頸椎正確位置,預防肌肉僵硬 (楊書念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