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鈣質是骨骼需要的重要元素,但現代人普遍鈣不足,一般人想到的可能只有多喝牛奶和吃營養食品,其實生活中的特定習慣也會讓你流失鈣或讓身體無法有效利用鈣,中國健康醫療媒體「丁香醫生」盤點7種讓你缺鈣的壞習慣。 1.吃太鹹 鹽的鹹味來自鈉,鈉和尿裡排出的鈣有關,每吃下6克鹽,就會排出40至60毫克的鈣。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鹽分攝取量為5克,每天應攝取鈣800毫克,若是攝取鈣不足又吃太鹹,就會造成鈣流失的問題。 2.不愛吃菜 蔬菜富含鈣,還有鉀、鎂、維生素C等營養素,能幫助鈣吸收和利用,建議可多吃菠菜、油菜、芥藍、花椰菜等。 3.吃太多肉 很多人以為大骨湯可補鈣,但若經常大魚大肉,攝取蛋白質過多,鈣的吸收率反而會下降,加上尿排鈣量增加,就會鈣質缺乏。 4.喝奶不夠 每100毫升的牛奶中有104毫克的鈣,補鈣量相當豐富,如果喝牛奶會乳糖不耐或胃腸不適,可以改喝優酪乳。 5.缺乏運動 運動可以刺激骨骼,促進骨骼對鈣的利用,建議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 6.減肥節食 節食會對身體攝取鈣質、吸收和儲存造成不良影響,還會影響體內脂肪的燃燒效率,傷害整體營養均衡。所以不要用極端節食方式減肥,若要限制熱量,也要注意補鈣。 7.不曬太陽 皮膚接收紫外線後會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可幫助身體吸收鈣,建議每天曬太陽至少20分鐘,但不需在中午陽光最烈的時候出去,可選擇早上或下午。(元氣網) 維生素D可以幫助身體吸收鈣,建議每天曬太陽至少20分鐘。(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芥藍含鈣量豐富。 (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長期缺鈣恐加速骨質疏鬆問題發生。(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