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由於糖尿病的發生是因為患者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的,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發現病情後就積極力的控制飲食,想著這樣血糖就能被控制。但是儘管如此,患者的血糖卻沒有下降,這讓很多患者感覺到困擾以及疑惑。其實,並不是吃得少血糖就會下降,想要血糖下降,還需要掌握這幾個訣竅。 一、要粗細搭配。粗糧和細糧的搭配,由於精米等食物如果加工過度,雖可增加口感,但裡面的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就會丟失,所以配合粗糧和加工過的細糧搭配食,從而彌補不足。烹飪時要保持食物的原樣,能生吃盡量生吃,不會破壞食物營養價值,還可保持食物膳食纖維。 二、葷素搭配。每餐的攝入不僅要有肉類,還要有足夠的水果蔬菜,肉類的攝入要保持蛋白質及適量的脂肪,在選擇的時候要選擇油脂比較少的家禽肉,要避免脂肪攝入過多超過每天的總能量。而蔬菜要以綠葉蔬菜為主,如果是瓜類可能會含有一定的糖分,一般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另外水果的攝入可以作為兩餐之間的加餐,當血糖控制良好的時候,每天攝入適量的水果是可以的,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攝入水果就要減少主食的攝入量。 三、三餐要定時。每天三餐要定時,可以讓腸胃有時間充分的消化吸收,兩餐的間隔時間一般為五個小時左右。要注意兩餐間隔時間不能太短,太短容易讓上一餐的食物還沒消化就堆積新攝入的食物,導致食物一次性堆積在體內讓熱量產生,導致血糖上升。 四、要掌握進餐的順序。一般糖尿病患者在吃飯的時候順序也是很重要的,首先要先喝湯,最好在進餐前十分鐘喝,等到湯在腸胃中排空後在攝入蔬菜食物,避免食物攝入後在進入腸胃中和糖混合加快消化。其次是吃生吃蔬菜,可讓蔬菜中所含的營養及膳食纖維不被破壞。最後吃主食,主食可以盡量選擇粗糧或者饅頭,盡量不吃米飯、粥和麵條。(健康報網) 用餐時,粗糧和細糧的搭配要得當。(泰國世界日報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