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部分育齡婦女葉酸、鐵等營養素攝取不足,醫師建議有計畫懷孕婦女,應在懷孕前兩個月就開始補葉酸及鐵。 台北榮總公布孕婦碘營養研究也發現,近三成孕婦尿碘含量偏低,顯示尿液檢測前兩三天的碘攝取不足。 台北榮總內科部毒物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指出,碘是製造甲狀腺素的必要元素,一旦缺乏,危及健康,例如,孕期中缺乏碘,將提高流產風險,影響胎兒神經系統發展及智能發育。 台灣林口長庚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鄭博仁表示,育齡婦女營養均衡相當重要,尤其懷孕前三個月缺乏葉酸,易增加胎兒腦及脊髓的先天性神經管缺陷風險;缺鐵性貧血可能導致早產,缺乏維生素容易造成早產、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及免疫系統調控等問題。 鄭博仁建議,育齡婦女懷孕前就應均衡營養,尤其注意葉酸及鐵的補充,有計畫懷孕者,需在懷孕前45天至60天補充營養,葉酸影響胎兒神經發育,一般來說應至少每天攝取400微毫克,才有益胎兒神經發育。 (劉嘉韻、李樹人) 孕期所需重要營養素與食物來源 營養素每日建議攝取量 常見食物來源 葉酸600μg 深綠色蔬菜、豆製品和肝臟等 鐵每日15 mg,妊娠29周以上, 肉、深綠色蔬菜、豆類,如豆干、豆腐等 則增加至每日45mg 碘200μg1.加碘鹽,每天不超過6克 海帶、紫菜等海藻類蔬菜 (有甲狀腺疾病者應諮詢醫師) 維生素D10μg1.陽光曝曬於皮膚上產生 魚、蛋、乳品及蕈菇類,如黑木耳、香菇等 註:如有需要,建議洽詢營養師,或在醫師處方下,使用孕婦專用補充品。(資料來源╱衛福部國健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