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醫師楊聰財觀察發現,感情因素導致焦慮、睡眠障礙等就診個案明顯增加。(圖:楊聰財提供) ●愛情讓人失去理智,46歲名校畢業的謝男,事業有成,擔任銀行總經理,出差時結識陸籍25歲陳姓空姐,一見鍾情後展開追求,但始終單戀、難堪收場,以致情緒失控,手抖、焦慮,就醫確診為「愛情斷鏈症候群」 。 收治謝男的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愛情斷鏈症候群」常見偏執於單方面的戀愛,因無法修成正果而焦慮、失落、失眠、憤怒,甚至引發憂鬱症及酒精使用障礙症。 楊聰財指出,戀愛時,腦內會分泌多巴胺等化學物質,容易使人無法維持平常的理智及判斷能力,戀愛過程遭逢挫折,不只做出非理性反應,甚至引發身心問題。 楊聰財提出愛情三角理論「PIC」,「P」指激情(Passion),由性荷爾蒙主導,相戀前一定要先有激情,但保鮮期通常只有一個月;激情後延伸到親密的「I」階段(Intimacy),此時受到多巴胺影響,男女雙方會尋求共同默契、增進交流聯繫,通常維持一年左右。 其後,則是互許終生,由社交荷爾蒙主導的承諾「C」階段(Commitment),表示兩人都願意為彼此負責,一起攜手經營未來。楊聰財指出,唯有「PIC」三者兼備,經常溝通,才能夠真正擁有屬於彼此的愛情。 治療「愛情斷鏈症候群」,楊聰財說,原則上以認知行為合併藥物治療,先傾聽緩解患者負面情緒,協助正向思考,再搭配藥物改善憂鬱等症狀。如上述謝男,即接受藥物與認知行為治療後改善,後續再追蹤輔導。(簡浩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