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闻
騎單車是適合人工膝關節術後復建的運動。示意圖。(圖:高雄市環保局提供) ●問:我現年26歲,由於疾病因素,右膝已裝置全人工膝關節,為了延長使用年限,便想以騎腳踏車鍛鍊肌肉的方式,來強化肌力進而降低膝關節負擔,但在查閱相關報導時,發現「置換全人工膝關節後適合騎腳踏車保養嗎?」這一點眾說紛紜,所以想請問教授,國際上有騎腳踏車對全人工膝關節利弊影響的研究結果嗎?或是如何保養人工膝關節? 答:國際上有關騎腳踏車對全人工膝關節有何影響的研究,最具臨床意義的應屬2008年發表的In Vivo Knee Forces During Recreation and Exercise After Knee Arthroplasty(膝關節置換術後娛樂和鍛鍊期間的體內膝關節力)。 這項研究是用真正做過膝關節置換術後的人來做研究,它所使用的人工膝關節是經過特殊設計,裝有電子儀器,能精確地測量各種運動所帶給膝關節的壓力。 這項研究測試許多不同的運動,包括騎腳踏車、走路、跑步,和高爾夫。它將所測得的數據用「體重的幾倍」來表示。 在測試騎腳踏車時,坐墊的高度是調到當踏板處於最高位置時,膝蓋是呈90度彎曲。總體而言,當騎速是每分鐘60轉,甚至是90轉時,膝蓋所承受的壓力都約是體重的1.03倍。也就是說,騎腳踏車所帶給膝蓋的壓力,比走路還來得小。 事實上,所有我搜尋到的英文醫療資訊都認為騎腳踏車是適合膝關節復健,例如《美國骨外科醫師學會》發表的Activities After Knee Replacement。我把它的重點翻譯如下:請您在手術後至少2個月內繼續做物理治療師規定的鍛鍊。在某些情況下,您的醫生可能建議您騎腳踏車以幫助維持肌肉張力並保持膝蓋靈活。騎行時,請嘗試獲得最大程度的彎曲和拉直。一旦醫生批准,就可以重新進行膝蓋置換之前喜歡的許多運動。一般而言,低衝擊力的健身活動(例如打高爾夫球,騎自行車和打網球)將有助於延長膝蓋的壽命。 由此可見,騎腳踏車是被骨外科醫師學會高度肯定的人工膝關節術後復健運動。 |